嫁双骄 第166节(2 / 2)

嫁双骄 双瞳烟华 2622 字 1天前

觅瑜垂下眸,点了点头,低声道:“是真的,不仅太医,还有娘亲和我自己,都没有发现……”

回忆往事,她的情绪有些低落,手掌不自觉地抚上小腹。

山芳道人看在眼里,神色闪过一丝关切,抿了抿唇,终是没说什么话,舒展眉头道:“罢了,吃一堑长一智,你往后记得保重身子就好。”

“今日奇王携你过来,我原本是有些不开心的,以为他想借着你的便宜行事,现在看来,他虽然未必没有此心,但对你的好也是真心实意的。”

“你嫁给他,除了他的病情有一点棘手,其余方面也算是上上之选了。”

放在片刻之前,能够得到长辈的认可,觅瑜定然会欣喜非常,这会儿虽也觉得高兴,心情终究是受到了一点影响,展出静柔的笑意道:“多谢师叔。”

之后,山芳道人又说了几句话,便起身离开,觅瑜想要相送,但被拒绝了:“不用麻烦了,这观里的路师叔可比你熟。”

“你夫妻二人此行前来,观中本该置备接风宴,但我看奇王殿下的模样,似乎暂时不准备从藏书阁里出来,这接风洗尘的事便容后再说。”

“师叔放心,”觅瑜颔首,“我都省得的。”

山芳道人又叫来等候在外头的桃米,道:“你们姐妹俩许久不见,想必有许多话要说,既如此,师叔便不打扰了。”告辞离去。

桃米维持着一副乖巧安静的模样,直到师长走人,方现了原形,围绕在觅瑜身旁,叽叽喳喳地探问:“觅瑜姐姐,师叔没有说你?”

觅瑜看着她,有些失笑和关切地问道:“师叔说你了?”

“是啊,说了我好一通,说我嘴上没个把门,姐姐不过问我一句,我能答上十句,半点不知道姐姐的身份。”桃米半是诉苦、半是不解地回答。

“可姐姐现在不是成了王妃吗?我若是顾念姐姐的身份,更应该恭恭谨谨才是,为什么师叔反而叫我不要多话?”

“这……”觅瑜思索少顷,摇了摇头,“我也不甚清楚,可能师叔有自己的顾虑吧。”

她招呼桃米到桌边坐下,递去一块梅花糕:“我记得,你一向喜欢吃甜糕,这是用太乙宫的梅花制作出来的糕点,你尝尝,与观里的可有什么不同?”

桃米眼前一亮,道谢接过,咬了一口,神色现出几分新奇:“果然不同!不仅清香浓郁,还带着一点点茶香,太乙宫的梅花和茶树是种在一起的吗?”

觅瑜含笑回答:“自然不是,是慕荷在制作糕点的时候,用茶水浸泡了面团,这才沾染了茶香。怎么样,味道是不是还不错?”

桃米认真点头,夸赞道:“慕荷姐姐的厨艺又厉害了,等会儿我让小师叔去她那里偷个师,叫观里的大家也尝上一回。”

觅瑜笑着应了声好:“你有心了,大家知道后一定会很高兴。”

“这里还有许多糕点,用了不同的法子做出来,有些是慕荷自己琢磨的,有些是学着宫里御厨的,还有些是太乙宫的,你若喜欢,就都拿回去尝尝。”

桃米欢欢喜喜地应了,也不和她客气,吃完手头的梅花糕,便又拈了另外一枚糕点,咬下一口一尝,又是一番夸赞。

谈笑间,觅瑜不期然想起一件事,询问:“对了,先前你在领路时,说的什么‘忘记师叔叮嘱’,这是何意?师叔叮嘱过你什么话吗?”

第176章

桃米道:“哦, 就是我刚才同姐姐说的,师叔让我不要多话。”

“原本,师叔是不准备安排我在山门处迎接的, 不知道后来为什么又改了主意, 让我去了, 只叮嘱我不要忘了形,莫像从前一样和姐姐闲话家常。”

“结果我还是忘了……得了师叔好一通训斥。”她有些懊恼地挠了挠头,但也只懊恼了片刻,很快又重展笑颜, 看向觅瑜,目光里带有几分好奇。

“说起来,还真是没有想到, 姐姐会成为王妃, 难怪当年姐姐对王爷爱答不理, 王爷都不生气,依然笑吟吟地同你说话, 原来是喜欢姐姐。”

觅瑜也有些感慨,那时的她因为听信娘亲之言,对盛隆和的态度太过于小心谨慎,导致在旁人眼里看来, 便是她高傲冷漠,不愿意搭理人。

被桃米指出这一点后, 她还为此感到过惶恐, 不知是否会因此得罪奇王,不想在如今, 那些茫然和不安全部成了甜蜜的回忆,当真是世事奇妙。

她莞尔应道:“是啊, 我也没有看出来。”

虽然依照盛隆和的说法,他没有隐瞒过半分心思,明晃晃地表现了出来,是她自己迟钝,才没有察觉,但桃米也和她一样,可见这并非是她一人的问题。

桃米道:“姐姐人美心善,又救了王爷的命,得到王爷的喜欢再正常不过,只是……”

她凑近了,压低声音,悄悄道:“我听说,王爷不仅是王爷,还是太子?姐姐在嫁给他时,用的就是太子妃的名号?可他现在怎么又成王爷了呢?”

“小师叔说,这是因为王爷有疾,但我问什么病,她又答不上来,末了,还叮嘱我不要去问旁人,尤其是师父和师叔,免得我们俩被罚抄经书。”

“觅瑜姐姐,我知道,王爷是天潢贵胄,他的事情,不是我能随意打听的,可我就是不明白,姐姐怎么一会儿是王妃,一会儿是太子妃呢?”

觅瑜一怔,没想到她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。

也是,太子有疾虽然不是什么秘密,但并没有到天下皆知的地步。

她会清楚,是因为娘亲给太子看过病,爹爹是朝廷官员,她与诸家贵女亦有所往来,闲话时难免会提到一两句,她听得多了,便也明白了。

不像桃米,自小生活在道观,只能从他人口中知晓事宜,而清楚情况的师长不会和她讲这些事,会和她讲的,本身也不知晓个中详情,自然说不明白。

这恐怕也是寻常百姓对太子的看法:迷迷糊糊,懵懵懂懂,如处云雾。

觅瑜想了想,决定瞒下实情,一来没有这个必要,桃米不是追根究底的性子,二来,这种事不能随意同他人谈论,哪怕她是太子妃也一样。

她遂道:“宫中的规矩就是这般,他既是太子,也是奇王。”

桃米果然没有追问,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,道:“难怪小师叔说,宫里的规矩多得很,奇奇怪怪的,说不清,让我少打听这些有的没的。”

“那,觅瑜姐姐也是这样,既是太子妃,又是奇王妃了?”

“你说得没错……”

姐妹二人闲话一阵,眼见着天色逐渐昏沉,桃米忽然一拍脑门,道声不好:“我今天的功课还没有完成!觅瑜姐姐,我先回去了,改日再和你聊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