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又安说:“是我不好,我知道错了,自打出去了之后,我日日不安,无论如何都想回来找你,想着不论什么结果都和你一起,死也死在一块。”
司棋:“现在也只能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了。”
虽然前路艰难,但是这个人是她自己选的,想到以后便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,离开家的愁绪也就淡了。
迎春风光大嫁之后,马上就是宝钗进宫,两人要离开的时间相差不远,而且都是喜事,园子中的姊妹们,便特地为她们开办了两次诗社,作为送行。
两次诗社便以她们的别号为名,一期是紫菱社,一期是蘅芜社,大观园中又增添了许多锦绣华丽的诗篇。
迎春嫁的侯爷家的公子上有兄长,下有幼弟,也是个敦厚老实的性子,两个人又都善于下棋,夫妻二人婚后到还算举案齐眉。
宝钗进宫作为一个有品级的女官,有名有姓。为郡主侍读,虽然有体面,却不会像迎春那样风光嫁人来的风光。
日子到了,宝钗乘坐一乘小轿,低调地被送到宫门口而已,往后的路得她自己走进去。
宝钗不是没有期待,她的表姐元春身为贵妃,她也幻想着进宫之后有特殊待遇,被元春带到身边,这样的话,她便可以少走很多弯路,直接匹配上青年才俊,或者更甚者,成为一个助力。成为妃嫔,帮元春笼络皇上。
若是能够有机会见到天颜当然是最好的结果,在家里的时候宝钗和她的母亲也都悄悄的商量过这些可能。
宝钗进了宫才发现元春待她并不热情,也丝毫没有把她献给皇上的意思。
宝钗虽然失望,却掩饰了下来,兢兢业业地做郡主的伴读,她自认为人才到哪里都会出头的。郡主的伴读不止一个,想在几个家世比她都好的伴读中脱颖而出,也要狠下一番功夫。
元春就算不得宠,也从来没有想过用薛家表妹来固宠。
王夫人知道元春的性子,也从没在她面前说过这话。
所以宝钗能进宫,元春运作这个,真只是给母亲一个面子而已。
元春之前之所以喜欢宝钗,是觉得她稳重通达,适合做宝玉妻子人选。
元春甚至在节日赐东西的时候把宝钗调成和宝玉一个档,以表达对宝钗的喜欢亲近,和对金玉良缘的支持。
可惜如今宝钗进得宫,元春对她反倒疏远了。
宝钗的确很出众,容颜才情都算是上选,元春没想过用别人来固宠,给皇上介绍其他美女,那自然不会让宝钗在她的宫中多留,叙过几句话,就打发她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