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隆基烦恼地说:“在私,太子妃是我的挚爱,与我同心协力八年!在公,朝堂内外一向有不平的声音,说我非嫡非长,窃居太子之位!如果再让人说太子妃善度无德,设计杀人!对我,对大唐江山都非常不利!受太子妃牵连,那我也会落得个治家不严的无能形象,一小家尚且不能治,何谈治国?”
任三恕说:“一旦太子妃入罪,一定会折损太子威望。”
谭发也说:“如果太平公主继续借此兴风作浪,皇上如果受她挑唆,殿下一定地位不保。”
任三恕纠结地说:“之前太子妃为了帮太子完成对付太平公主的任务,已经做了太多牺牲。”不仅伤害自己金尊玉贵的身体,还要承受太平公主的怒火,禁足半年。
任三恕的矛盾就在于,他一直认为太子妃是心地善良的,一直认为太子妃没有变,可是这次他查到的证据,唯一指向的就是太子妃,这让他很是无所适从。
李隆基说:“我一定不会遂太平公主所愿!所以这件案子一定要尽早了结。”
两人都等着太子拿主意,太子说:“为了太子妃,为了大唐江山,如今只有一个办法,你们明天一早给我去尚宫局一趟。”
去尚宫局,意味着要去抓南宫司设。
任三恕犹豫了一下说:“太子殿下,你真的决定要这么做?”
李隆基坚定又激动地说:“你们应该要明白,要成大事必须要有所牺牲!为了大唐江山稳固,就算牺牲无辜也在所不惜。”
太平也猜到了李隆基会力保太子妃,毕竟如果太子妃成了杀人纵火的凶手,那李隆基这个‘名不正,言不顺’的太子也快当到头了。他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定会像原著之中一样,全力包庇太子妃。
太平想:孙大人若是得知真相,一定追悔莫及。以为把女儿嫁给太子,就算是向太子投诚站队了。进了太子后院,简直就是个虎狼窝,他的女儿究竟有没有命能活下去还是未知之数。
于是第二天,任三恕就当真昧着良心,和谭发一起带着人去抓南宫琴。章尚宫和另外三司都很惊讶,没人相信会是南宫司设做的。
可惜百口莫辩,太子亲自发话定了她的罪,只能被压去大理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