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忻任劳任怨地善后,让人把刺客关押起来。出了这样的事,这场戏是看不成了,绵忻直接去牢里亲审犯人,没用多久,已经问出清楚了刺客的来历。刺客叫王静,是四喜班的台柱,他进戏行已经有十六年的时间,在五年前才加入了天理教,是山东分堂的副堂主。他之前一直潜伏在戏班掩鉓身份,借这次机会行事。
绵忻将审问出来的结果呈交给皇上,请皇上发落。
皇上就像他平时所说,一心想行仁政,对这个胆敢入宫行刺的天地教徒也亲自来了牢里,问讯刺客为何这么义无反顾?竟然豁出一切跑到宫中行刺。皇上在问讯的过程中看到刺客的手臂上纹着一个金元宝。已经知道他是来自金元村,就是上次疫病的那个村子。皇上本来就对这刺客没有存杀心,见到他是金元村的人更是对他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
皇上最后说了对刺客的判决,不仅不会杀了他,还打算放了他。
瑞亲王一脸的不敢置信:“放了他?”
就连那个刺客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
皇上说:“对,朕会放了你,而且朕要你帮朕做两件事,第一,回金元村帮助亲人重建家园,第二,朕要你告诉天理教五省分堂的首领们,朕会改革,给朕时间。同时你们不要再做伤及社稷和老百姓的事了。”
绵忻从牢里出来之后仍然不能相信皇上将刺客说放就放了,左思右想之下,恍然大悟,“皇兄,你这招兵不厌诈,真的很高明!你是想让他引出更多的天理教教众,然后让人跟踪他,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,杀个措手不及,彻底清剿这些叛党余孽。”
皇上摇了摇头说:“当然不是了,朕答应过放他一条生路,怎么会出尔反尔呢?绵忻啊,不是杀几个人就能治理好国家的,你要多学学仁慈守信,这件事朕就交由你去办。”
绵忻一头雾水,还是接了这个任务。
刺客跑到宫里行刺,差点用暗器刺中了皇上和太后,还要挟了当今皇后,行刺的目的差点成功。这在大清国可是绝无仅有的事情,可见清朝的国力日渐衰落,对子民的掌控,以及连宫廷的守卫方面都有很大欠缺。惊魂未定的太后特地带着皇后酬谢神上香,等她听说了皇上对刺客的处置方式之后,太后听过了之后便一言不发,就扶着小卫子的手,回了她的寿康宫了。
沅婉不由得摇头,皇上做事当真有欠考量,虽然他要讲行仁政,就这么把刺客给放了,不过也未有一言片语安慰受惊的老母和妻子的心情,怪不得皇太后是这样的反应,可能是对皇上已经彻底失望,不抱什么信心了吧。做皇上确实可以随心所欲,只不过真正聪明的皇帝是不会放任这一份随心的,自古以来的千古大帝又有谁不是受着层层束缚,做什么事都要经过多方考量呢,只能说皇上如此行事,伤了皇太后的心,连后宫都不可以太平,恐怕就是祸乱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