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怡难得地解释了一句,“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,日后你就会知道。”
金玲说:“奴婢知道,皇上会立王淑妃是事出有因。贤妃的后台太大,皇上不想让她在后宫独领风骚,所以现在抬出个王淑妃。”
李怡惊讶道:“你真的这么想?还是你理解我!”
金玲说:“奴婢并没觉得皇上是昏君,皇上做什么事定然都有你的道理。奴婢刚才想说,太后时常头痛,太医说,应该是之前那些年思虑过重,忧虑所致落下了病根儿。要想根治已经不容易,只有静心调养。”
李怡叹道:“母后早年也是受了很多苦,当年被迫要住到宫外,想必母后忍受了不少思念之痛,又在郭太后手下胆战心惊,所以朕不想让后宫再出第二个说一不二的郭太后,打扰母后安宁。于是,便有了这个王淑妃。”
金玲说:“皇上所思所想,目光长远,乃是贤君所为,不用拘泥于别人的眼光。”
李怡说:“别人的眼光朕不在乎,只是不想让你误会我是见色起意之人。”
贤妃和淑妃同时被册封,因为都不是皇后,不用避忌,大婚就选在同一日。这一天,李怡一直在书房读书,已经到三更的时候,金玲换了一次蜡烛提醒,“皇上,夜已深了,该就寝了。”
包公公也走上前,问皇上是否要驾临仙居殿。
皇上问:“仙居殿住着的是谁?”
包公公说:“回皇上,仙居殿住着的是贤妃,承欢殿住的是淑妃,不过贤妃是马大将军的干女儿,您还是先……”
李怡挥手说:“好了,朕知道了,不必再说。朕还不困,不打算就寝,你下去吧。”
他回首看到金玲还在一旁侍立,给香炉中添香,说道:“要你陪朕在这熬夜真是不应该,若是困了就去睡吧。”
金玲摇摇头,“哪有做奴婢的先去睡的道理,等皇上去了后宫之后,奴婢自会去歇息。”
李怡说:“谁说朕要驾临后宫了,朕还在自己的寝殿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