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六十章 刀甲血痕深(2 / 2)

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1692 字 21天前

当此情景,周围人无不垂泣。皇帝叹息一声,都一一嘱托之后,不再儿女情长。转过身去,在大批侍卫簇拥下,逐渐消失在宫殿尽头。

所有在场的大臣、侍卫、太监宫女们都伏地而泣,他们并不是不想就此跟随着皇帝而去。天子素来仁德,自在人心。为了保护他而丢弃性命,在所不惜。只不过,为了大局考虑,还是不要去当累赘了。

皇帝的脚步很坚定。死亡,对于隐疾难解的他来说并不可怕。如果走出未央宫后,真的不幸死于叛乱者手中。在他心里反而是一件好事。因为,那样一来,无论宗室亲贵们有怎样的理由,都会成为天下所有人的公敌。弑君者的罪名,是永远不可能会被原谅的。

而大汉帝国的继承者人选,他早就已经写在了那道诏书里。只要自己一旦遇害,他相信皇后不会辜负自己的嘱托。新皇帝会立即得到所有人的拥护,叛乱者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,将尽皆死无葬身之地。

当然,这只是最坏的结果。如果能够活着走出长安城,那自然是更好。皇帝一直坚定地相信,就算整个天下都不再安全,他所要去的那个地方,也一定能够护佑他安然无恙,直到那个人回来为止。

长安的许多地方都起了火,火光远近可见。就连未央宫附近也有几处火头。骤然肩负起万斤重担的凤九,用手紧紧的握住双刀,眼中骇人的光芒紧张巡视着四周动静,唯恐有一点点察觉不到的危险靠近。

凤九已经不再年轻。自从西凤卫陨灭之后,当年的许多厉害人物都已经烟消云散。而唯有他依旧留在了未央宫中,担负起守卫责任。

凤九心里非常明白。他之所以能够继续得到皇室的信任,除了在最后关头背叛了西凤卫,然后帮助元召彻底把他们铲除之外,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在于当年和太子西域之行的渊源。

这个亲眼见证无数兴衰的人,从来没有想到,有一天他会担当起这么大的责任。保护着皇帝夜出长安城,这既是对他的无限信任,更是一种生死考验。因此,当踏出未央宫的那一刻起,凤九就已经下定了决心。如果他们的行踪被发现,不管拦路的是任何人,都必杀无赦!

也许,只有走出未央宫,从远处回望这座夜色中的宫城,才能够真正感觉到它的雄伟壮丽,巍峨不凡。那灯火辉煌处,就像是天上的星辰降落下了一片,璀璨光明。

“盛世之美,原来如此!”

凤九和许多人都听到皇帝低低的叹息了一声。而这句话,也正是他们所有人的心中感触。在感慨之余,升起的就是对叛乱者的共同愤怒。为了自己的野心而破坏这样的盛世局面,那些家伙,真是罪该万死啊!

他们出城的这条路线非常隐蔽。凤九头前开路,带队的羽林军校尉则领人在后面保护。三百多人悄无声息的绕过几条喧嚣混乱的街道,所幸没有遇到叛乱者。不远之处,西城永宁门在望。只要出了这道城门,纵马疾驰,不用一个时辰,就能保护着皇帝到达长乐塬了。

九门巡城兵马都被消灭之后,宗室亲贵们已经迅速分派人手,暂时接管了城门的防守。永宁门这里,大约聚集了百十来人。都手拿刀枪,火把亮如白昼。严密的监视着内外动静。

凤九蹑足潜踪,在亲自过去探查过情况之后,悄悄回来与羽林军校尉略一商议。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出击杀人,夺门而出。

被簇拥保护着的皇帝,并没有不同意见。他虽然不忍心过多的杀戮,但这样的非常时刻,却是容不得心慈手软。

羽林军校尉负责保护皇帝,凤九带领宫中侍卫们冲杀出击。骤然之间,城门口刀光大起,杀机降临。这些宗室势力在措手不及之下,很快就被身手高超的侍卫们杀了个干净。有人把城门打开,踏着血迹,皇帝刘琚被羽林军保护着出了城门。

然而,还没等他们松一口气呢,抬头看时,却忽然吃惊地发现,永宁门外陈兵列阵,火把照耀之下,刀光与甲胄寒气逼人。

“什么人大胆包天!竟敢闯城夜出,必非善类。弓箭手准备!”

对面有将军厉声大喝。紧接着,就听到许多弓弦拉响的声音,下一刻,不容分说,箭飞如雨,激射而来!